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调查研究
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跟踪研究

办公厅课题组

 

本研究旨在跟踪研究近两年来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分析预测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提出下一步完善财政货币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关于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割。宏观调控贯穿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不存在什么时候结束的问题。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情况,宏观调控应确定不同的方向和重点,既要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又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能简单地将宏观调控理解为全面紧缩,而是该控制的控制,该加强的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运行的新情况,相机抉择,讲究调控艺术,把握调控力度,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1)作用机制。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最初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更多地偏重于公平。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责任是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调节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差别,保持适当合理的分配差距,以防止过度的收入悬殊,并从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

2)调节领域。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来对国民经济施以影响,其功能是向流通领域提供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证物价稳定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3)作用对象。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则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从财政政策看,它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表现为对经济结构的调节,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支出规模,达到增加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但这种调节从根本上说也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为前提的。货币政策则通过货币投放和再贷款等措施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乘数,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直接调节,达到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的目的。当然货币政策也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通过选择贷款方向,间接对结构发生调节作用。

4)效应时滞。从政策制定上看,财政政策的时滞较货币政策长,因为在决定财政政策时,政府提出的有关税收变动和支出调整财政措施,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批准过程。而货币政策制定则不需要那么长的批准过程。从政策的执行上看,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财政政策长,因为货币政策无论是通过扩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还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有效需求增长,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财政政策只要能使政府扩大或紧缩支出,便可以较快地对社会总供求产生影响。

5)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产生税收和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和补贴;而短期内强有力的调节手段是增加或者削弱政府支出,通过平衡的、有盈余的或有赤字的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运用是否得当,不仅与财政收支在总量上是否平衡有关,而且也受财政收支结构是否合理的影响。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两者的协调配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以赤字、国债、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调节总需求,主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货币政策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供求。两者在工具上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国债发行与央行公开市场反向操作的结合。通过统一连通、品种多样、流动性充足的短期债券市场,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的放矢,成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有效手段。二是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通货膨胀甚至经济过热,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持续使用。三是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主动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投资范围不应与商业金融体系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应该以财政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应该是商业金融体系的投资范围。四是调控层次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面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等对居民收入、企业损益施加影响。

(二)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内涵

从单一政策角度来观察,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可以随着经济景气度的变化而做出“松”“中性”和“紧”三种政策取向,一般称之为:扩张型、中性的和紧缩型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中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又称之为稳健财政政策或稳健货币政策。实践当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有多种组合模式和搭配。

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搭配情况一览表

货币政策(M)

财政政策(F)

(j)

中性(z)

(s)

(j)

FjMj

FjMz

FjMs

中性(z)

FzMj

FzMz

FzMs

(s)

FsMj

FsMz

FsMs

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属于双中性模式,措施组合均采用中性姿态,走中间道路,其政策意图突出一个“稳”字,总的政策倾向既不明显扩张又不明显紧缩。这种政策组合模式通常适用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经济增长基本落在长期均衡水平线附近,通胀和通缩的程度均不高,就业较充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景气处于周期运动的黄金期。

简而言之,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有三层涵义:一是中性取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既不明显收缩,也不明显扩张,而且取向相同。实际上就是双中性政策。尽管财政、货币政策内部的具体措施会有松紧交叉的搭配组合,比如财政政策在实行减税(松)措施时可能减少预算支出(紧),货币政策在实行加息(紧)时可能采取偏松的窗口指导;但是,这种具体措施的交叉搭配,不影响财政、货币政策在总体上的同向追求。二是双向微调。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具有比较鲜明的相机抉择特征。这种微调不是单向的扩张或收缩,而是双向“钟摆式”微调。三是操作平稳。政策措施保持大体平稳,及时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防止“大起大落”。调整当中,操作方式和手段更为柔和,不发生大的、急剧的变化,使有关经济指标要尽可能落在经验形成的区间范围内,延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时间。

(三)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

作为宏观调控一种典型的政策组合与搭配模式,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在调控目标上,与其他组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着力点。

1.保持总量平衡。通过政策微调,缓解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出现的新矛盾,保持总量上的平衡。同时又不与长期持续发展相矛盾,短期宏观调控是为长期动态均衡做出贡献,实现短期静态均衡和长期动态均衡之间的良性互动。

2.进行结构调整。实行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期,一般而言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阶段,政策着力点更需要关注结构调整与优化,统筹兼顾,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内需与外需之间,实现相对均衡和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3.保持合理区间。实行双稳健政策需要对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和货币供给增长设定一个区间,努力使经济在区间范围内安全运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个区间会有所不同。陈东琪等人通过对1978-2003年的经济轨迹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区间为:

1)经济增长区间GDP增长率为7-10%,中值为8.5%左右。当经济增长速度由低到高变化,向上越过中值8.5%,接近或达到区间的上限10%时,进行向下的微调;反之,则向上微调。努力延长GDP增长率保持在中值附近的时间。

2)物价指数区间:CPI上涨率为1-5%,中值为3%左右。当CPI上涨由低到高变化,向上越过中值3%,接近或达到区间的上限5%时,实施向下微调;反之,则向上微调。当CPI上涨率在比较理想的3%附近时,既要防止通货膨胀风险放大,又要防止转化为通货紧缩。

3)货币增长区间:M1M2和信贷增长率为12-20%,中值为15%左右。M1M2和信贷增长由低到高变化,向上越过中值15%,接近或达到区间的上限20%时,实施向下微调;反之,则向上微调。政策操作努力使货币、信贷增长在15%附近的停留时间延长。

另外,从长期来看,三次产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各自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自然失业率和实际失业率变化,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增长等指标,都会按一定的运动轨迹变化,财政和货币政策根据发展趋势,适度引导这种内在的变化。

(四)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操作

1.双稳健政策时机选择与操作原则。作为一项短期的相机抉择政策,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的适应期不会很长。从严格理论意义看,一旦经济发生较为明显的冷热变化,比如:GDPCPI等主要经济指标突破区间的上、下限,需要财政、货币政策其中的一项做出“中性”到“偏松”或“偏紧”的调整,这时双稳健政策的阶段性任务也就完成了。而且,无论是向下的微调,还是向上的微调,都需要在时间上打提前量,用预调方式调控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调节经济指标变化的速率。操作上,与其他所有反周期调节政策一样,双稳健政策也实行反向操作只是反向操作的力度不大,调控动作的幅度较小,具有弹性和灵活性。操作频率高,间隔时间短,以小调整来替代大调整,以小波动来防止大波动。

双稳健政策运用当中需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行双稳健政策的时期,一般而言,经济调整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较为宽松,面临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风险和压力较小,在完成总量平衡任务的同时,可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二是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既要注意运用需求管理调控需求的形成与变化,调节总供求关系变化中的短期趋势,又要注意运用供给管理调节供给的形成与变化,在提升供给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总供求均衡点,在向上变化的动态趋势中实现新的供求均衡。三是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相统一。把宏观调控与促进节能环保技术运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财政货币政策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留下足够的空间。

2.稳健财政政策操作。按照前述三个操作原则,稳健财政政策既要注意运用预算收支政策和税收措施,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向上或向下的“微调”;又要抓紧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具有长期效应的制度改良。一是要合理确定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从防范风险和促进经济发展两方面的需要看,今后的赤字率区间可以定为:1.5-2.5%,特殊情况下可放宽到不超过3%二是合理确定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要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需要国债投资逐步相对淡出,促进形成市场经济内在的自主增长机制,但是国债投资的增减也要视具体情况来定。一般而言,当市场景气上升时,政府的投资就应当减少,特别是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就随之有所减少;当市场景气度下降时,政府的投资就应当增加,特别是长期建设国债投资规模就随之有所增加。三是合理确定财政支出的投向和结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促有控”、“有保有压”。四是合理确定税收增长空间。为了在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建立均衡协调机制,可以考虑将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浮动。从多年的数据看,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控制在15-20%比较合适。五是加快税制改革,建立健全财政风险防范机制。当前特别是要统筹考虑增值税转型、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有利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形成的税制改革,在实施总量调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国债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完善国债的金融调控功能。尽快摸清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和结构,提高国家风险应急和危机管理能力,保持国家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

3.稳健货币政策操作。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在就业不断增加、物价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按照“总体稳健、松紧适度、结构优化”的总原则,既要防止信贷、投资和经济出现过度繁荣,又防止出现通货紧缩、衰退和萧条。一是稳定货币和信贷增长。货币增长要综合考虑“预期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和超额货币供应”等因素,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进行变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信贷波动是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1990-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平均水平为18.9%。今后3-5年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努力使货币和信贷增长在区间中值附近。1992-2003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9.3%GDP未调整前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均为6%,二者之和为15.3%M2 增长率为22.4%M1 增长率为19.6%,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前者相比,高7.1个百分点。信贷增长率的确定可以历史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当年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微调。二是微调利率。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利率,都要体现微调意识,尽量做到适时、灵活,根据形势变化和条件许可来进行。三是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四是用好汇率工具。从培养经济内在增长机制的需要出发,逐步有序地推进汇率机制市场化,适时放宽浮动区间;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微调人民币汇率水平。

(五)现行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经历了三次大的政策转型,财政政策经历了紧缩—扩张—中性的转换。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一直走着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加工工业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矛盾十分突出,宏观经济管理往往“一放就热、一收就死”。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抑制经济过热现象,1993年中央决定通过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现象进行治理整顿。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到1996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欠合理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矛盾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而迅速凸现出来,经济一度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确定了实施以“增发国债、调整税收和收入分配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形成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取向的同时,1998-2004年,中央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不含1998年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同时还采取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等一系列措施,并针对不同年份经济运行的特点,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启动了投资、消费(特别是内需)和出口三大需求,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力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开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2003年一季度GDP增长速度达9.9%,全年为9.1%2004年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为9.8%,二季度为9.6%,三季度为9.1%,四季度为9.5%,全年为9.5%。同时, 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已经形成并逐步增强。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并带来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粮价逐步攀升,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减少政府的实际投资,收缩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经济又并非全面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而且没有强烈信号表明近期会发生高通货膨胀,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

基于以上判断,党中央、国务院未雨绸缪,及时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力度和方向,积极财政政策从2004年初就开始逐渐淡出,2005年中央决定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入了“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新时期。实现了我国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第三次重大转型。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取向的同时,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其核心是要求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1.控制赤字。即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体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体现财政收支的增量平衡取向,体现按照财政可持续发展要求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及经济风险取向。

2.推进改革。即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中央财政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支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公平和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3.调整结构。即在对总量不做大的调整和压缩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等的“越位”投入,要逐步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体现落实“五个统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

4.增收节支。一方面,在税负总体不增或略减的基础上,通过严格依法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把该收的收上来,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体现配合宏观调控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在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制止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近两年双稳健政策执行情况回顾

由于决策果断,时机恰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2005年以来,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由2003年初的21%(年中调低至18%)调低至2005年的15%2006年重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近两年来的情况看,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多数指标落在了预期的区间范围内。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

(一)2005年以来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005年以来,通过严格控制赤字,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各项财税改革,狠抓增收节支等措施,总的看,稳健财政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财政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1.狠抓增收节支,预算执行较好地体现了稳健的政策取向

2005年中央财政赤字预算3000亿元,比2004年减少192亿元;压缩国债项目资金规模300亿元,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2006年中央财政赤字预算2950亿元,比2005年预算减少50亿元,赤字率进一步下降到1.5%;预算安排中继续压缩国债项目资金规模200亿元,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同时考虑到新农村建设以及环保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需要,年底又主动再增加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切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既注重运用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多种政策手段,又适当调整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结构和投向,加强农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保证重大在建项目、农林水利、教科文卫、能源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积极实施科学化管理,全面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减免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全国财政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收5231.51亿元,增长19.8%2005年,中央财政比预算超收的1619亿元(未扣除新增出口退税指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示精神,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及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的要求,中央财政超收收入除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增加对地方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共328亿元外,主要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出和解决历史欠账。具体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244亿元(其中拨付全国社保基金194亿元,增加国有企业破产关闭补助资金50亿元);增加教育科学支出26亿元;新增出口退税指标584亿元,用于增加当年出口退税指标以及解决部分历史陈欠资金需要;消化供销社经营棉花政策性财务挂账90亿元;其余347亿元用于预留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及配套政策支出。财政支出的安排较好地体现了稳健财政政策的要求。

2006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36084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7142亿元,增长24.7%,完成年度预算的101.9%,分别比2003年、2004年、2005年同期多增收3856亿元、2485亿元、263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9607亿元,增加4046亿元,增长26%;地方财政收入16477亿元,增加3096亿元,增长23.1%。全国财政支出29611亿元,增加4285亿元,增长16.9%,完成年度预算的77.2%。其中,中央财政支出7628亿元,增加968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支出21983亿元,增加3317亿元,增长17.8%。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6472亿元。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农林水气等部门支出增加227亿元,增长17.9%;文教科卫支出增加753亿元,增长15.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加97亿元,增长18.7%;公检法司支出增加230亿元,增长15.5%从预算执行看,呈现出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增收额为近几年最高;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协调较快增长,部分东部地区收入增幅明显回升;国内流转税、所得税、进口环节税收等主体税种都保持较快增长等几个特点。2006年的财政收支状况是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好的反映,也进一步表明连续两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2.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近两年来,财政支持“三农”继续保持了力度大、政策实、措施强的特点。2005年全年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就达2975亿元,比2004年实际执行数增加349亿元,增长13.3%2006年预算安排达到3288亿元。从政策措施上看,一是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中央财政为此转移支付662亿元,比2004年增长26.3%,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2006年,农业税走进历史博物馆,农业特产税彻底取消,烟叶税条例制定出台,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此共安排1030亿元转移支付。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农场农工负担也进一步减轻。二是认真落实并逐步加大补贴政策实施力度。2005年,全国30个省份用于粮食直补的资金达到132亿元,比2004年增长13.8%。兑付良种补贴资金38.7亿元,比2004年增长35.8%。中央财政兑付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亿元,是2004年的4倍多。另外,落实专项资金55亿元,对产粮大县予以财力补助。2006年新增120亿元补贴资金,对种粮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7.28亿种粮农民直接受益,并根据油价调整情况,拨付渔业等行业补贴资金84.8亿元。全国粮食直补资金总额142亿元,比上年增加约10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126.8亿元,均占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亿元和3亿元。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财政财务政策,及时拨付补贴资金57亿元。全面推广“一卡通”(“一折通”),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的银行卡或存折中。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管理比较规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三是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项目资金达812.78亿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8.55亿元,中央财政支持28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4亿元,比2004年增长60%。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51.7亿元,直接补贴退耕还林的农民。2006年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中计划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为45.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313.8亿元,比上年增加5.5亿元。重点支持了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并积极探索建立“民办公助”机制,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了农业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四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2005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亿元,积极组织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惠及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3400万名(包括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700万名学生)。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截至11月,中央财政各项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截止20066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全国48.9%的县(市、区),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五是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级财政部门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中央财政适当集中一部分资金在13个粮食主产区选择一部分县,开展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在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98%左右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同时,加大了使用模式的创新力度,将到户扶贫贷款贴息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扩大奖补资金试点范围,开展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下放到省的改革试点,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

3.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社会发展投入力度

按照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结构”的要求,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了对社会保障、教育等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

1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005年全国财政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3649.27亿元,增长17.1%。其中,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1623.59亿元。2006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397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5%。在增加投入过程中,积极支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在东北三省试点的基础上,支持增加8个省(市)开展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同时不断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此外,通过大力支持扶贫、抗灾救灾等,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2)支持加快教科文事业发展。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3951.59亿元,增长17.4%。中央财政负担的教育支出384.38亿元,增长15.9%。其中,中央本级教育事业费338.64亿元,增长17.2%,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2006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4981元,比2005年增长16.1%。在投入过程中,一方面向义务教育倾斜。特别是2006年在西部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受益。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校舍维修改造长效保障机制。预计在全国全面推进这一改革,2005年到2010年国家财政累计新增投入将达2182亿元(不包括教师调资因素)。另一方面向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倾斜。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2005年,全国科技支出991.56亿元,增长20.9%。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600.78亿元,增长21.8%。重点支持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等工作。2006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1144亿元,重点加强对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等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财税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005年,全国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692.88亿元,增长18%。其中,中央财政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99.27亿元,增长17%2006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769亿元。重点支持国家级重点文化项目、“村村通”等困难地区文体广播事业发展和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继续支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

3)促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2005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026.99亿元,增长20.2%。中央财政安排资金42亿元,支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2006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85亿元,比2005年增长14.3%在增加投入过程中,大力支持制度创新,特别是大力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9月底,全国平均50.07%的县(市、区)进行了改革试点,参合农民4.06亿人,参合率达到80.49%,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省级财政也相应提高了补助标准。同时注重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机制,以从容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4)大力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重点支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三河三湖”、“渤海碧海”水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垃圾产业化及中水回用、西部中心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5年,中央财政仅安排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就达1184亿元,2006年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已累计退耕还林1.23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6亿亩,保护天然林14亿亩、营造林木0.26亿亩、覆盖重点公益林4亿亩等。国家财政对其他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加。

4.税制改革不断推进,税收政策调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2005年以来,进一步完善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方案,研究明确了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政策,为下一步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经验,进一步研究完善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已经实施的税收改革主要有:一是调整和完善消费税。200641日起,对我国消费税制进行了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对消费税的应税品目进行了有增有减的调整;对原有税目的税率进行了有高有低的调整;较好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利于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二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认真研究个人所得税调整方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061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由每月800元提高至每月1600元,同时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范围,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征管。减轻了纳税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启动内需。三是提高内资企业计税工资标准。从今年71日起,将内资企业工资税前扣除标准由800/人月提高到1600/人月,减轻了内资企业税收负担,缩小了内外资企业税收负担差距。四是加大对企业研发的税收支持力度。200611日起,允许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150%、对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有利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五是调整资源税政策。在近两年来普遍上调原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资源税税额的基础上,2006年又陆续提高了煤炭、钒矿石和岩金矿的资源税税额标准,调整了有色金属、铁矿石的资源税减征政策,对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六是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研究调整了现行住房转让环节的营业税政策,将2005年实施的个人购房征免税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这一政策将有利于抑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七是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政策。根据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自200511日起,各地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负担比例由7525改为92.57.5,减轻了地方负担,促进了外贸发展。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继续扩大了“资源型、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这些调整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5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

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中央财政规范和调整了转移支付办法,加大了对贫困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2003-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各类转移支付17870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资金7330亿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达到3813亿元,比2002年增长1.3倍,且9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2006年以来,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持续增长。得益于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中央财政集中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持续大幅度增加。2006年预计达到1520亿元,比上年增加400亿元,增强了财力薄弱的中西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为这些地区有效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财政保障。二是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2006年民族地区转移支付预计达到150多亿元,为民族地区改善公共服务状况与投资环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继续实施“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针对部分地区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突出问题,2005年开始,按照“明确责任、综合治理、激励约束、分类指导”的总体思路,稳步实施了以“三奖一补”为核心内容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新机制,中央财政专门安排奖励补助资金150亿元。在总结实施“三奖一补”政策一年多来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善资金分配和管理办法,积极推动省以下财政管理方式创新,巩固和扩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成果。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县乡财政奖补资金235亿元,比2005年增加85亿元。这一机制调动了各地财力向县乡倾斜、精简县乡机构和人员、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加大创新力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在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了中央部门实物费用定额改革试点,实施了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增强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公平性。加强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稳步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到所有中央部门,将3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3700多亿元财政资金全部纳入改革实施范围,有非税收入的中央部门也全部纳入了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实施范围;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以及200多个地级市和500多个县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和省级政府已经完成了政府采购管理与操作机构分设、职能分离的任务;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50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364亿元,资金节约率达11%。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同意,从2006年起,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提高国债管理的透明度,防范财政风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已开始在6个中央部门以及5个省市模拟试点,效果较好。“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开发应用力度加大,并初步形成了纵向连接中央、省、市(地)三级,横向连接同级相关职能部门和预算单位的网络体系,为财政管理实现信息化奠定了基础。2006年以来,一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准备工作有序进行。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动员、业务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对有关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应调整;对中央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有关凭证和报表格式作了调整;数据转换和软件调整工作也进展顺利。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新进展。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理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组织完成了面向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宣传培训工作。三是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等项改革进展顺利。截至9月底,所有中央部门及所属40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地方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270多个地市,1000多个县(区)都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前三季度中央执收单位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上缴收入36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3.1%。地方纳入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的资金也有较大增长。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开始将中小学教材、部分中央和省级补助专款、部分国债项目资金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7.积极研究规范土地收支管理,探索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收紧土地“闸门”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调控,积极会同国土资源部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国发[2006]3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规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税费。目前,财政部正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管理的通知》(代拟稿)、《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文件。同时,积极参与组织对11个省份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二)200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

近两年来,稳健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加强流动性管理和本外币政策协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稳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推动金融企业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基本稳定,较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但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以及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潜在通胀压力有可能给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带来大的风险。

1.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注重多种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注重进行本外币政策协调,大力推进金融改革,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1)灵活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形势,及时监测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汇占款、财政库款及现金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操作节奏,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的作用,有效对冲外汇占款增长,同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62次,收回基础货币7380亿元;开展逆回购3次,投放基础货币368亿元。全年累计回笼基础货币35924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22076亿元。两者相抵,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13848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量相当于2004年的2倍多。20061月份,主要采用1年期央行票据和短期逆回购工具组合,既保持了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又支持了商业银行春节前支付流动性的需要。5月份以来,针对信贷较快增长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力度的同时,对部分贷款增长过快、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机构定向发行央行票据,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2)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05317,将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99%,同时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为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持续上升的情况,五次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其中,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上限累计提高2.125个百分点至3%,一年期港币存款利率上限累计提高1.8125个百分点至2.625%。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规则,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结息规则。根据经济运行形势的发展变化,于20064月、7月、8月和11月四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利率调整抑制过度投资,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平衡持续增长。

3)发挥信贷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是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指导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方针,加大对农业、增加就业、助学、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商业银行存贷期限错配、信贷资金结构和流向预警监测分析,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扩大流动资金贷款。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信贷集中状况以及信贷风险进行动态评估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正向激励作用,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三是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从2005317日起,将原有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引导商业银行适当提高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00661日起,规定商业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城乡信用社)发放的住房贷款(不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购买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自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仍执行20%的规定。

4)进一步加大“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力度。一是多次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合理控制贷款投放总量。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贷款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停止对地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三是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的指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就业、助学、农民工、非公经济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依靠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截至20069月末,全国各金融机构已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4.46亿元,贷款余额达51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了一大批有就业愿望、有就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5)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中国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圆满成功,共发行H294亿股,发行价为每股2.95港元,筹集资金867亿港元(约合112亿美元);发行A64.94亿股,发行价为每股3.08元人民币,筹集资金近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A股与H股的首发价格基本一致,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A股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价值。中国工商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也成功地公开发行上市,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应。此外,有关部门正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积极研究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

6)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57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有贬有升,弹性增强,反映了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体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规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类型进出口企业均较好的适应了新的机制。2006年二季度,央行又推出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是正式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以丰富外汇市场产品,更好地为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管理汇率风险服务,也有利于促使远期市场价格回归理性。二是对所有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实行权责发生制,结合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建立了人民币远期市场定价机制,使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取得了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主导权。三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大力调整外汇管理政策,支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7)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两年来,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简化核销手续,提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和个人因私购汇指导性限额,大幅简化居民个人购付汇凭证和手续。加强对短期外债等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管理,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规模与范围,支持国内资本市场发展。2005年新批或允许增资的QFII17家,批准投资金额22.2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一是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户事前审批,提高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限额,允许有进口支付需求的企业提前购汇;二是进一步简化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手续,实行年度总额管理,超额度用汇经银行审核后按需供汇;三是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放宽服务贸易售付汇审核权限;四是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五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自有外汇,用于境外证券投资;六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

8)推进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先后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期限相关事宜的通知》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了债券借贷业务,规范同业拆借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手段。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推进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

2.两年来货币信贷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最近的统计显示,目前货币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增速略有回升,狭义货币M1仍在快速增长;人民币贷款增长保持平稳;储蓄存款有所下降,企业资金总体正常;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水平有所上升。

1)货币信贷增长较快的势头有所减缓,但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货币信贷的主要情况是:

一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势总体趋缓,但10月份增速略有回升,狭义货币M1仍在快速增长2006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10月末广义货币M2月环比折年率为15.7%,比上月末上升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从结构看,狭义货币M1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本月企业活期存款持续增加较多。月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10月份现金净回笼723亿元,同比多回笼343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受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影响,企业对活期存款的需求有所上升。

二是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2006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70亿元,同比少增94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3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5%,增幅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是20054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当月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1-10月份企业活期存款累计增加7046亿元,同比多增6015亿元,企业资金总体正常。

三是贷款增速有所回落。200610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2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2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当月人民币贷款月环比折年率为13.5%,比上月末高2.9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户部门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月末上升0.5个百分点;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如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从投向看,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流动资金贷款比例明显提高,票据融资增加较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房地产、环境、公共设施和制造业等方面,但投向制造业方面的贷款增速减缓,投向教育方面的贷款增长很快。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减缓,既是多年高速增长后的正常调整,也反映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

2)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2005721以来,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以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汇率有贬有升,弹性逐渐增强。200512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702元人民币/美元,对欧元为9.5797元人民币/欧元,对日元为6.8716元人民币/100日元。初始调整后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0.49%,对欧元、日元分别累计升值4.53%6.32%。进入2006年后,受我国贸易顺差数据和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走势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8元上下振荡。至2006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于7.9041元,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4.65%。由于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有所贬值,对日元汇率升值幅度收窄。人民币汇率日均波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增强,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价位基本稳定在按利率平价计算的远期贴水附近。

3)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0610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33708亿元,日均成交187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73.6%,同比多成交794亿元。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上升,分别为2.4%2.22%,分别比上月提高0.080.1个百分点,比去年末均提高0.68个百分点。债券市场交易十分活跃,票据市场继续平稳快速发展。受国民经济持续向好、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等影响,股票市场信心增强,成交较为活跃,指数明显回升。上证指数1月初为1180.96点,10月末收于1837.99点,上涨657.03点,涨幅达55.6%,并于11月中旬收稳2000点以上。同时,新股持续发行,市场资金较为充裕,股市交易量随指数有所增加。保险市场平稳发展,1-8月保费收入3821亿元,同比增长14.0%8月末保险公司资产总额达1.76万亿元。随着保险业投资渠道的逐步扩大、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保险公司资产运用明显多元化。

4)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稳步推动货币市场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债券市场发展,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稳步扩大,普通金融债券、次级债券发行情况良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和利率互换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债券远期交易量逐步增长。二是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平稳有序地过渡。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逐步恢复。三是大力支持保险业发展。626日,制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保险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加强代理机构资格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等七个方面加强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管理。四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大幅下降;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到7.7%12.3%8.6%。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三农”服务功能有所增强,支持“三农”的信贷投入明显增加。

(三)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评价

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实行两年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但也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反弹压力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等一些问题。

1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简要回顾。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8.2万亿元,增长9.9%,增速比上年减缓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01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9亿美元。主要特点:

1)国内需求旺盛,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消费需求速加快。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2005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实际增长1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实际增长23.7%。贸易顺差大幅度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2005年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增长23.2%,全年累计顺差达10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产出较大幅度增加,利润状况良好,企业家信心指数创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农业实现增加值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8%;工业和建筑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其中工业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6%,仍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再获丰收,但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利润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在上年增长38.1%的基础上再增22.6%,成本利润率为6.3%。服务业较快增长,2005年,批发贸易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4%,金融保险业增长9.8%,运输邮电业增长12.4%,房地产业增长5.3%,其他服务业增长8.1%

3)各项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第一,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平稳。2005CPI上涨1.8%,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的CPI上涨1.2%,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大幅回落。第二,生产价格(PPI)高位回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3%,涨幅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4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缩减。第三,进出口价格涨幅均呈回落态势,贸易条件比上年有所改善。我国出口价格比上年上涨2.7%,进口价格上涨5.4%,均比上年有所下降。第四,劳动报酬增加较快,劳动力成本增加。2005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平均工资12191元,同比增长13.4%。第五,GDP缩减指数明显回落。我国GDP名义增长率为14%,实际增长率为9.9%GDP缩减指数(名义GDP 增长率与实际GDP 增长率之差)为4.1%,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

2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6年以来,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在执行当中,政策措施组合搭配比较好,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200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发展格局,可望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1)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并高位回落。根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相比,则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7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70496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55411亿元,增长9.5%。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比二季度增速11.3%回落0.9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2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21亿元,同比增长17.2%,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三季度增长16.2%,比二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9月份为7754亿元,增长16.1%)。分行业看,三季度有28个行业增速比二季度回落,其中重工业行业达到16个。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4%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3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增幅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信贷投放由快趋缓。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但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880亿元,增长28.2%9月份为9286亿元,增长23.6%),回落3.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15.2万个,同比增加2.05万个,其中三季度各月均比6月份减少1万个以上。货币信贷增幅回落,9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6.8%,比5月末低2.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新增贷款2.72万亿元,其中89两个月新增贷款同比分别少增22亿元和1252亿元。

4)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91亿元,同比增长13.5%9月份为6554亿元,增长13.9%),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247亿元,增长14.1%;县及县以下17845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6442亿元,增长13.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493亿元,增长15.8%。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3.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1%,汽车类增长26.0%

5)价格总水平稳中趋升,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新涨价因素影响1个百分点,上年涨价翘尾因素影响0.3个百分点)。789月份分别上涨1%1.3%1.5%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2%。分类别看,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9月份为上涨5.3%),涨幅回落2.4个百分点。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4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0万人,其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9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94%68%89%。预计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已成定局。

6)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顺差继续增多。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12.3亿美元,增长26.5%,回落4.8个百分点;进口5813.8亿美元,增长21.7%,加快5.7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098.5亿美元。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987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690亿美元。

7)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企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29622万元,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7.9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9.1%,增幅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086亿元,同比增长19.7%。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实际增长11.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当前实施双稳健政策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增速存在着反弹甚至过热的可能。前三季度的情况与人代会通过的计划指标相差比较远。GDP增长指标为8%,前三季度是实际增长10.7%,年底可能达到1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18%,前三季度是27.4%;进出口总额计划是15%,前三季度是24.3%;财政收入增长指标是12%,前三季度增长24.6%。主要的问题:一是银行信贷增长依然偏快。9月末M1增速仍比上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流通中M0加快6.8个百分点。1-9月新增贷款27213亿元,同比多增7638亿元,已超过全年控制目标2213亿元。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在高位。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还处于偏快的增长区间。一些地方政府以各种显性和隐性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一些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对投资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进一步加剧。前三季度,进出口顺差达到10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5亿美元,增长60.7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0.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快5.7个百分点。789三个月顺差分别为146亿美元、188亿美元和153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急剧扩大。国际收支顺差导致新的过剩流动性不断产生,货币政策受到汇率政策的严重牵制,调控的自主性削弱;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贷款投放的意愿仍很强;投资过快增长虽有所抑制,但增长速度仍然很高,扩张冲动也还很强。因此,今年以来,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新的过剩流动性压力还在不断增大,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尚不稳固,反弹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效不显著。由于粗放式生产、简单的规模扩张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的能耗、环保两项指标难以完成。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竞争力不强,特别是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经济增长质量总体没有明显改进。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的加剧,还有可能接下来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给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3)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是从需求方面看,由于消费增长长期相对乏力,加上个人投资渠道不畅通,居民收入大量转化为储蓄,使经济增长过度依重于出口和投资的现象更为突出。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了新的低点(35.7%),投资消费失衡变得更为严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存在潜在的威胁。二是从投资内部结构看,部分过热行业投资继续扩张。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7.8%;煤炭开采及洗选矿业增长36.4%;纺织业增长27.9%。过度投资加剧了这些行业过度竞争的局面。三是从产业方面看,盲目上工业高耗能项目,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3%,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表明工业与服务业失衡情况更加严重。2006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0.8%,大大偏离能耗下降4%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四是从就业看,在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以投资为主偏向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业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不够好;受过去几年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今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就业过于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五是从价格看,尽管总体价格稳定,但也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些领域的价格上涨还比较快。生产领域的一些产品(如农用化肥)价格上涨过快,关系人民生活的一些产品(如住房销售)价格上涨还是比较快。

4)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很大。就农民的平均收入来讲,今年增长了6%,其中财政部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达到了1000多亿,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低的。随着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粮价下行压力很大,影响农民种粮收益。同时,对种粮农民的各类政策性补贴增收效应减弱,依靠增加外出务工农民促进增收的余地也不大。

另外,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在抑制通货膨胀和反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二者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的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两大政策制定过程中在相互协调、考虑总体效应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财政与货币政策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还不够。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均考虑调控经济总量多,发挥调节结构的作用还不够。三是两大政策存在“越位”的问题。用银行贷款充任财政补贴、支撑着巨额“自筹投资”、支付改革成本和缴纳税收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财政信贷扭曲现象比较严重。而财政投入介入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还热衷于上项目、搞建设,由此引发不良的投资冲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分析

实施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以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本轮经济周期新的高点,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下一步,需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困难和挑战所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势头。

(一)全球经济形势展望

2006年以来的情况看,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旺盛,商业投资活跃,世界贸易在不平衡中加快增长,国际投资及跨国并购继续增加,仍是支持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全年世界经济运行基本正常。但是,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通胀压力加大、全球贸易不平衡加剧、美元贬值等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虽然仍十分有利,但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12006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简况

一季度世界经济增速较高,二季度有所回落,预计全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主要的特点是:

1)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IMF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7%4.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2.9%2.8%;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6.5%7.0%。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5.6%,为2003年三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二季度出现明显减缓迹象,增速回落。欧元区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6%,二季度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日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8%,低于去年四季度的1.1%,二季度略快于一季度。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稳步快速增长,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较强劲。从经济增长动力因素上分析,总体而言消费、投资、进出口均呈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增长逐月加快,工业生产利用率持续提高。

2)多数国家和地区失业率持续下降。随着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5月份,美国失业率稳中趋降,分别为4.7%4.8%4.7%4.7%4.6%,其中5月份为近4年来月度最低水平;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8.2%8.1%8.0%8.0%7.9%,其中5月份是自20021月份以来月度最低水平;日本失业率分别为4.5%4.1%4.1%4.0%4.0%,其中4月份和5月份的失业率为2003年以来的月度最低水平。

3)价格总水平上涨,通胀压力加大。1-5月份,OECD30个成员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9%,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通货膨胀有所上升。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4.2%,高于前4个月的平均上涨率;欧元区消费者价格上涨2.5%,也高于前4个月的平均上涨水平,目前欧元区价格水平已连续12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0%通胀目标。今年以来,日本消费者价格水平下降的趋势得到控制,但价格上涨幅度较小,5月份环比上涨了0.4%,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预计2006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消费者价格平均上涨7.3%,高于2005年的6.1%;韩国上涨2.8%,略高于去年的2.7%;中国香港上涨2.3%,比去年高1.3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加快,世界贸易快速增长。据OECD统计,一季度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9.5%,进口同比增长10.3%。但世界贸易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美国、欧元区贸易逆差扩大,亚太地区贸易顺差增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继续保持回升势头。据世界投资大会于近日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在去年8967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增长,预计将超过9000亿美元;全球跨国并购活动再度趋于活跃,其规模将在去年2.9万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但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发生变化,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流入相对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一些发展中国家FDI净流入额出现减少趋势。

5)全球利率继续上升,美元走低,股市有所回落。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全球利率继续上升。2006年上半年美联储连续四次升息,629日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5.25%,为近5年来最高点;欧洲央行两次提息,6月初基准利率上调至2.75%;英国央行利率不变。印度、韩国等国家央行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利率。受全球经济调整的影响,美元继续走贬,欧元兑美元从1月份的11.21,升至5月份的11.28;美元兑日元从1月份的1117,降至5月份的1112。美元兑亚洲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也呈现贬值的趋势。国际股市在今年前4个月持续上升之后,受升息预期和美元贬值影响,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回落和波动,其中道琼斯30种股票平均价格下跌1.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6.2%,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下跌8.9%

6)国际油价继续在高位波动,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今年以来,全球能源强劲需求使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继续在波动中攀升。1-5月份OPEC月平均油价分别为每桶58.47美元、56.62美元、57.87美元、64.44美元和65.11美元,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除2月份比1月份略有回落以外,价格呈逐月上涨势头。此外,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曾2次创历史新高。纽约期货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421日和75日两度攀升至每桶75.17美元和75.19美元,先后两次刷新纽约原油期货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的历史最高记录。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国际商品市场原材料价格延续去年的升势,大部分品种价格继续坚挺或上升,特别是能源及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能源类和非能源类原材料价格虽然在2月份和3月份出现短暂的回落或下跌,但从4月份起价格又重新回涨。

2.明年全球经济走势分析

预计明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考虑到:一是世界经济从2002年起开始回升,目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这种周期性因素将推动世界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二是当前消费需求旺盛,商业投资活跃,世界贸易量加快增长,国际投资及跨国并购继续增加,仍是支持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三是从主要经济体看,美国经济虽然有所滑坡,但基本面仍然较好,仍在增长轨道,预计明年增长2.9%左右;同时,欧、美、日经济周期不同步,欧盟、日本经济增长正在加快,预计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长2.0%,日本经济增长2.1%,将带动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四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以及国际竞争因素作用下,各国大力推进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当然,明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IMF 9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4.9%,略低于今年的增速。

3.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仍十分有利。今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贸易继续加速增长,国际投资和并购活动继续活跃。这些都为我国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并波动不稳、通胀压力加大、加息预期上升、为调整全球失衡引发美元持续贬值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仍然存在,而且这些因素对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负面影响较以前更为明显。

首先,各国货币政策取向处在十字路口中,其变动方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更为敏感,更为关键。一方面,各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市场对进一步升息的预期仍较高;另一方面,持续加息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已显现,特别是美国经济明显减速。如果利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筹资成本上升,对商业投资形成压力,势必危及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其次,虽然当前世界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增强,但是油价会进行怎样的波动,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和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仍是未知数。油价的剧烈肯定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威胁世界经济增长的现实风险。再者,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今年以来呈现扩大的趋势。作为调整全球失衡的主要手段,美元不断贬值。而各国央行为规避风险,逐渐实行外汇储备多样化措施,美元资产吸引力减弱,外国对美国国债需求减少,3月份外国对美国国债购买比去年同期减少9.0%。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可能因此进一步减慢,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另一方面,上半年美元对亚太地区主要国家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据预计,2006年美元兑日元贬值4.8%,兑印尼卢比贬值3%,兑马来西亚林吉特、中国台湾新台币和韩圆分别下贬2.5%3.2%2.1%,从而加大了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风险。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外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一是我国贸易顺差有增无减,与美国、欧元区国家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多。上半年,我国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42起,涉及金额5.8亿美元。无论是案件数,还是涉案金额均高于去年同期。二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自今年2月份起,押注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卷土重来。虽然目前国际上一直没有准确的热钱定义,但通常用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减去FDI和贸易顺差。照此计算,2-5月份进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分别达到10.2亿美元、44.5亿美元、53.1亿美元和125亿美元。三是石油需求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以及原材料价格继续坚挺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6年我国石油日需求量为700万桶,比去年增长6.0%,占世界总需求的8.3%;我国石油日供应量为370万桶,缺口330万桶,石油对外依存度高。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对我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据有关部门计算,因油价上涨,2005年我国为进口石油多支付136亿美元,相当于我国GDP总量的0.9%。同时,原材料价格继续坚挺将降低我国有关行业的利润。根据近日宝钢集团与世界矿石供应商签订的协议,2006年财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较上一财年上涨19%

(二)国内经济形势展望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2006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10.7%,预计全年增长率将达到10.5%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基本格局,全年预期目标可以圆满实现。综合有关部门和主要研究机构的观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为:

3-1   2006年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与2005年比较表

主要经济指标

2006年(预计)

2005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0.5%

9.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7%

1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5%

23.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13.6%

12.0%

出口增长率

24%

28.4%

进口增长率

20%

17.6%

贸易顺差

1500亿美元

1019亿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

1.5%

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11.3%

9.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6%

6.2%

展望今后一段时期的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发展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总体上还将呈现出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

1.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进,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都将大大鼓舞和增强社会各方面发展经济的信心,激发和调动大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6.7,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75个百分点。当前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也为明年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投资和出口需求仍将较为强劲,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持续旺盛的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就投资而言,虽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会抑制部分不合理的投资需求,但由于在建规模仍然较大,投资增长的惯性和动力还比较强,加之各地区积极性都比较高,投资需求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外需方面,由于国际贸易环境总体有利,以及我国的出口结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点,出口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方面,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而且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需求的增长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3.瓶颈制约得到缓解,供给方面比较充裕

经过近几年的宏观调控,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已经基本消除,加上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回落,各类生产要素的供给更加充足。资金方面,银行流动性充裕,企业利润在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源和资金都可以得到保证,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总的看,随着各项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发挥,2007年,由于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国内经济周期处于上升周期,虽然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宏观调控当中“防热”的任务逐步加重,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在继续执行的同时,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消除通货膨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

四、进一步完善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综合前面的分析,下一步完善财政货币政策,需要兼顾总量与结构、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等多方面的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五个统筹”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控制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加快推进改革,关注社会发展。

适度控制总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总目标,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基础上,宏观调控更要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适度控制总量,保持经济增长在一个合适的区间里运行,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有利于为结构调整、节约能源资源形成适宜的大环境,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重心引导到“好”上来。为此,财政、货币政策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护好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做好总量上的调节,防止经济过热。

着力调整结构。鉴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依然尖锐,要把调整结构、节约能源和资源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手段,丰富产业政策内涵,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控制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新上项目,严把环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门槛,大力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抓紧构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多的产业结构体系。加快落实扩大内需等各项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有区别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优势农产品、环保节能型产品出口,保持轻工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序增长。

加快推进改革。抓住当前经济基本面稳固、经济环境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抓紧解决体制性、机制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特别是要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选择时机及时推出燃油税、资源税等改革,推动企业所得税并轨,抓紧研究个人所得税、物业税改革。

关注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国家对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而社会事业发展又都与民生问题直接相关。从当前情况看,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关乎根本改善投资消费关系、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加大力度支持解决医疗、教育、社保、环保等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好上学、看病、基本生活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充分利用政府能够掌握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加强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特别是新毕业大学生以及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加紧落实改善农民工权益的各项政策,安排好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具体来说:

(一)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1.把握经济宏观管理的发展趋势,改进财政宏观调控方式,增强调控的实际效果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理论的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管理体制、税收制度、政府债务、社会保障政策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受其影响,各国在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实践也日新月异,财政政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是财政政策实施范围更趋综合性。由过去调节经济总量为重点转为涵盖涉及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所有公共性问题。二是财政政策更关注于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性。注重在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改善经济结构和保护环境资源等方面运用财政政策,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三是更加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配合的有效性。强调政策手段间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四是财政政策作用领域更趋公共性。普遍比较注意避免进入竞争领域,确保经济领域的竞争性和市场的完备性。因此,我国下一步财政政策的实施,也要注意吸收理论研究成果,关注和借鉴一些新的实践,进一步改进调控方式,增强调控的实际效果。

1)在进行总量调节的同时,要十分重视进行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我们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比较注重总量的变动、防止通货膨胀、化解紧缩压力,保持合理的经济景气指数。多年来,经济增长虽然总体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但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内在的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相比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能够更直接地通过政策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改变资金分配格局,起到调节结构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财政在需求调节上的作用,在改善结构、调整布局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内在增长机制的建立。

2)在保持总供求平衡的同时,要十分重视收入分配的调节。收入分配状况直接决定社会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实现。调节收入分配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也是培养经济稳定增长机制的重要政策手段。目前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制约消费需求拉升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基尼系数达到0.45左右,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统计表明,我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和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镇居民超过5000万人;国有单位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与内部平均主义严重并存,部分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失控;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未能真正分离,职工工资外收入和职务消费缺少制约;个人收入的透明度不高,监控体系不健全,政府运用税收体系调控收入分配力度过弱等。财政调节总需求,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既要从宏观上对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保持经济总量结构上的合理布局。又要积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引导资金流向和收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3)在使用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同时,要十分重视运用和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频度比较高、幅度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制度基础不扎实,经济的自我调节和内在稳定增长能力还不够强,客观造成经济波动的放大,给宏观调控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在今后的调控当中,既要重视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迅速有效地对供给、需求进行逆向调节;同时也要积极推进税制调整、社会保障等一些基础性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工作,以发挥自动稳定政策对社会供求的调节作用,提高经济内在的稳定增长能力。

4)在有效调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对消费需求的调节。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于整个经济增长起着直接的和最终的制约作用,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和变动速度,最终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速度。它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也是阻止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不旺,过度依赖外需,非常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要改变重投资抑消费的政策倾向,建立促进消费的财税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建立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实现居民消费能力与GDP同步稳定增长;实行“保低、扩中、调节过高收入”的政策,尽快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积极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国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困难求助、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构筑社会安全网,做到让居民放心消费。运用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服务消费的增长;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更新换代,满足消费选择,促进消费升级。

2.抓住机遇,推进改革,疏通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增强财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相对比较平稳,逆向调节的压力小,政策调控回旋余地比较大,是推进改革攻坚、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黄金时期。因此,要抓住机遇,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疏通财政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1)进一步明确市场与政府定位,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调整最终都要体现到国家财力投向和结构的调整上来,因此,财政也可以发挥自身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能动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以市场失灵为标准,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政府就应退出;凡是市场不能解决的,政府就应进入。消除政府在一般经济建设领域的“越位”支出,适当降低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集中财力弥补公共服务领域“职能缺位”的开支,做好包括经济宏观调控在内的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减少“缺位”现象。当前,财政应加快从一般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退出的步伐,按照“五个统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教育、科技、卫生、社保、农业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持。

2)进一步明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有利于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高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提高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一是科学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范围。根据支出受益范围等原则,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对于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财政承担;对于在省级范围内,但有“外溢效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跨地区的交通、邮电、空港、生态与环境保护等项目,以及具有调节地区间、城乡间重大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由中央财政承担或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区性行政管理、基础设施等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财政承担,主要包括省及省以下交通、警察、消防、环保、科技、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地方性立法、司法、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等。

二是按照财政收入的属性并兼顾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要结合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调整以及逐步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等措施,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将容易造成税源转移和跨地区间分配不公的税种改为中央固定收入,适当调整共享税分成比例,兼顾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需要以及现阶段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组织收入方面的积极性,减少因市场等因素对地区间收入转移的影响,促进统一市场形成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理确定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要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将地方负担的出口退税控制在地方财力可承受的限度内。要研究将非税收入纳入中央与地方共享范围,重点规范土地资源类收入管理,明确资源类收入的归属等。通过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分税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提高纵向和横向的财力均衡程度,保证地方政府拥有与之职能相适应的稳定的财税收入来源,避免地方政府开辟旁门左道增加财政收入,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消除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资不良膨胀。

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缓解各地政府间财力的横向不平衡,使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中央财政新增财力中将安排一定数额用于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切实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对到期项目、补助数额小、突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意图不明显的项目要逐步予以取消;交叉、重复的项目重新清理,逐步进行归并;对年度之间补助数额不变且长期固定的项目列入中央对地方体制性补助。同时,规范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配套政策。要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研究建立地方政府支出安排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着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果。继续加大国家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积极引导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市场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建立市场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投入机制。

四是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中央财政在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要增加“三补”资金规模,完善“三奖一补”方案,力争在短期内使县乡财政困难状况明显改善,使基层政权行使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财力有最低保障。研究建立县乡政府支出安排绩效评价体系,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确保财政困难县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财政将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基层政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政权建设。要强化省级财政调节省以下财力分配的责任意识,增强省级财政对市县级财政的指导和协调功能,加大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形成合理的纵向与横向财力分布格局。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省级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要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乡镇,试行由县财政统一管理乡镇财政收支的办法;对一般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方式,在保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争取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3)进一步深化税收相关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逐步健全、完善税制体系,提高直接税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形成所得税和流转税双重主体的税制体系。一是完善流转税体系。完善流转税要遵循整体性和前瞻性的原则,根据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加强税种之间的协调。推进增值税转型,解决现行增值税存在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等问题。营业税方面,在将部分营业税征税项目并入增值税后,重新调整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建立独立的地方经营收入税,以企业经营收入为课税对象,中外资企业统一适用。二是完善所得税制度。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征收尺度,以利于使企业间的资本、劳动力、技术上的消耗得到相同的补偿。加强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逐步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所得征税制度,重新设计税率、费用扣除标准,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三是适时开征物业税。为改变目前对房地产项目实行的多税种、多环节征税的现状,把现行的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金等项税费合并,开征物业税,取消房地产使用环节的各种收费,避免重复征税。四是调整完善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将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纳入征税范围,改革计税依据,加大税收对资源开采和使用的调节力度。通过市场力量来均衡国内需求的释放,增强经济内在的增长能力,减缓经济的波动程度。

4)充分发挥财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一是完善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要建立健全符合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的津贴补贴制度,实行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津贴补贴项目、标准和发放办法。结合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等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进行管理和分配,建立统一的津贴补贴资金来源渠道,杜绝自行发放津贴补贴现象。不断完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行职级与生活待遇适当挂钩。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务员福利待遇制度,逐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市场化,取消不合理的实物分配和福利分配。要推进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大力支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不断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使管理者与职工收入保持合理比例。支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要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功能,对工薪所得、经营所得、劳务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按年综合征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人利息、股息、红利等其他所得,继续实行按次分类征税。要调整税率级次差距,统一基本费用扣除标准,调整减免政策;建立个人纳税识别号码,加快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强化征收管理。

5)整合财政调控力量,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财政部门宏观调控能力。第一,进一步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进行财政宏观调控力量的整合。建议财政部要在内部明确一个部门专司宏观调控管理,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在财政收入、支出、财政管理和财政支持改革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建立与巩固完善。第二,改进财政调节供求的方式、方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转变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较少的财政成本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增长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建立财政宏观经济预警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积极推进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建立财政宏观调控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完善财政调控政策执行效果评价制度。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收集、信息集成能力,以便及时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反应,提出对策与建议,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3.突出重点,服务大局,进一步完善2007年稳健财政政策各项措施,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7,稳健财政政策需要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已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抓好贯彻落实,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按照稳健财政政策的要求,适度压缩财政赤字,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和结构,并妥善安排使用好超收收入,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1)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根据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当中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情况,2007年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并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及时向社会传递信号,防止经济“大起”。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增加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重点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所必需的设施、条件的建设。大力支持优化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方式,更好调动农民、基层干部参与项目筛选论证的积极性,增强透明度。严格政府投资监管,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在项目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中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资金使用效益。

2)强化各项支农惠农的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增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提高。同时,继续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提高土地出让金和车购税支出用于农村的比重。二是加大“三补贴”和综合直补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粮食直补规模要在现有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根据石油价格改革进展情况,加大农资综合直补力度,完善补贴办法。努力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三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运用贴息、补助等综合政策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推进投资参股经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完善“民办公助”机制。支持畜牧业健康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四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省份也要扩大市、县试点范围,并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办法。认真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扩大乡村债务化解试点范围,优先化解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积极研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担的财政支持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奖补机制。全面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五是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做好“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扶贫贷款贴息改革、扶贫贷款“奖补资金”改革试点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贫困县进退机制、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因地制宜选择机制、财政扶贫项目监督机制,以及完善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研究推动扶贫开发与其他支农政策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结合,并在全国贫困地区开展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试点。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六是进一步推动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办法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探索从横向(各个部门)和纵向(各个层级)两个层次对同类性质资金进行统筹集中使用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工作协调机制。

3)以支持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有促有控。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以支持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大社会发展投入,改善公共服务,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向教育事业发展倾斜。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要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争取到2010年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要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在巩固西部地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07年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深入研究建立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研究并实施普通高中阶段国家助学奖学金政策,完善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是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倾斜。要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着力支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60%以上的县(市、区),争取步伐再快一些,省级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制度,争取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支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做好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工作,研究推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大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实施免费防治重大传染病,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争取2010年初步建成功能齐全、安全有效、公平低价的城乡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三是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倾斜。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阀。要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中央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实施中央及中央下放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妥善安置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支持抗灾救灾,积极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着力推进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等生活救助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四是向生态环境保护倾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等环境保护薄弱环节和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领域的投入,同时实施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动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资金投入新机制。要抓紧研究采取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是向司法能力建设倾斜。司法能力建设事关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要完善“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司法机关经费保障制度,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投入。要引导司法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机关经费保障的有效性。

六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改善财政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和结构,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重点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送书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支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等重大文化项目的经费需要。

4)完善财税政策支撑体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是稳步推进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选择煤炭行业开展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选择电力行业和太湖流域分别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试点。同时,加大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研究出台鼓励废旧物资回收、节能产品、可再生能源等相关税收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排污收费政策。支持发展替代能源、新能源,建立有利于能源节约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促进资源开发、节约和环境保护。二是支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税收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风险投资试点,支持创新型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等。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创新财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式,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完善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评审制度,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监管。四是完善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巩固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成果,研究实施鼓励资源型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商品的进口,以及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商品出口的关税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支持企业提高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5)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不断做大财政蛋糕。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走私和偷骗逃税等违法活动。严格控制减免税,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越权减免税收,不得擅自出台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已出台的要及时纠正,未纠正的要严肃查处。稳步推进进口税收税式支出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清理和规范非税收入,坚决取消不合理和不合法的非税收入项目,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和制度。研究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源有偿出让制度、矿产资源补偿费政策、排污费政策和水资源费政策。研究制定《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暂行办法》等。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部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标准。结合规范津补贴工作,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政府资产经营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和统筹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政策监督、以票管收、收缴分离、单一账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征管模式,以及非税收入统计报告制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改革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严格差旅费和会议费管理,对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办会实行定点管理办法,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确保“三农”、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国防、抗灾救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需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作用力度,继续保持发展平稳,防止经济过热

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调整应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适度控制信贷投放总规模;二是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三是支持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虽然2006年三季度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和货币信贷总量增长均有所回落,但总体而言推动需求扩张的基本因素并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过热的压力仍然存在。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维护总量平衡。同时,也要采取着眼于中长期的综合性措施,加快落实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促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向以内需为主导、内外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1.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在中长期平衡增长战略产生显著效果之前,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新的过剩流动性还在不断产生,带来信贷扩张新的压力。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根据流动性变化情况,灵活确定央行票据发行量,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超额准备金率和市场利率,将市场流动性调控在合适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要从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出发,统筹兼顾,加强财政、货币、贸易、产业、投资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2.继续稳妥地推进汇率机制市场化改革,引导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市场总体反应是好的,实体部门对新机制的适应性和避险能力逐步增强。但是目前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如:国际收支不平衡、经济粗放式增长等,都与汇率调整有相关大的关系。下一步要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配合其他结构性政策措施,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经常项目可兑换,促进贸易活动便利化,拓展国家外汇资源运用渠道,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模式,支持我国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3.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前一段,在控制贷款投放过多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中长期贷款有所上升,票据融资下降较快。为应对宏观调控,盈利空间小且流动性较强的票据融资业务成为银行信贷压缩的主要对象,从5月份起已连续五个月出现负增长,9月份下降至1070亿元。这就使得信贷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中长期贷款投放过多,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增加潜在的不良资产。而票据融资的下降则使本来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获取信贷支持变得更为困难。因此,下一步需要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要求,加强贷款结构调整,既要严格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鼓励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又要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以及进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面推动小额贷款,促进扩大就业再就业,充分发挥金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让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4.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

在巩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政策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风险。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引导的能力。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措施。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5.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执行与传导机制

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既不是利率,也不是货币供给量,而是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中国金融系统是一个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国有商业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98年以来,伴随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从机构、信贷管理权限、贷款期限和区域都进一步集中。这种变化趋势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就其负面影响而言,这种体制降低了银行信贷的反应速度和灵敏程度,造成金融资源错位和低效配置,加强和积累金融风险,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出现梗阻。因此,需要针对体制变化的新特点,加强沟通协调,疏通传导机制。要密切关注CPIPPI和经济走势,考虑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偏高的情况,观察利率调整的效果,适时做出政策调整,保证经济运行安全。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研究,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和变化情况,不断充实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丰富宏观调控措施和手段,提高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预见性和规范性。

(三)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实际效果

1.构建和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平台

在以往的宏观调控实践当中,我国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还缺乏系统稳固的制度平台,需要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加强这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宏观调控各部门联系会议制度。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宏观调控各部门既分工明确,又有定期的沟通协商机制,功能互补、信息共享。通过建立规范有序的沟通渠道,整合各部门力量,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二是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开前门、堵后门”,把有效的投资纳入到的正常轨道上来。切断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切断企业和银行用信贷资金盲目投资的渠道,防止金融风险财政化。三是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丰富财政货币政策链接手段。统一有效的资本市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有效配合的基础。在逐步实现利率的浮动和自由化的同时,要通过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实现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统一运行;改进国债发行管理制度,保持足够数量和多元品种的国债规模,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充足的交易空间和流动性,发挥预算赤字管理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协同作用。

2.整合财政与货币政策力量,引导调整内需与外需关系,提高经济自主持续增长能力

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支持外贸发展战略调整,为国内消费增长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增长过快已成不争的事实。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取消外贸过度激励政策,建立稳定的自主增长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一是财政支持建立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主动、适时、有控制地调整汇率,促进外贸的合理增长。汇率调整越来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时、适度实现人民币汇率升值。二是要统一内外资经济政策,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取消出口过度激励政策,逐步做到统一税制、统一市场。三是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国际竞争力。四是要认真研究解决中国在替日本、韩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承担对美贸易顺差矛盾和风险的问题。

3.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与的协同作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长期来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内需求的稳步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要协同配合,做好促进工作。一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前,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配套完善科技及经费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管理科研课题经费的方式,强化科技经费监管,研究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独立的政府科技计划后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财政货币政策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养经济增长潜力。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办法,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政府采购中与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及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行业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在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方面实行同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三是扶持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当中,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要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服务体系,为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课题组成员:
张通 欧文汉 刘新安 徐璐玲 吴涛 周燕 唐在富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bet365足球比分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